《贵州警察学院学报》由1987年11月创刊的原《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学报》和1988年1月创刊的原《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,于2002年1月合并而成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 2096-8152;国内统一刊号:CN 52-1175/D。

     一、本刊概况

    (一)基本数据

    《贵州警察学院学报》为双月刊,合并之初为96页,经两次改版自2009年扩容为128页,国际标准16开(210mmx285mm)。目前每期可刊发文章约18篇,年刊发108篇左右。

    (二)机构及人员

    学报编辑部为学院正处级机构,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副省长,省公安厅党委书记、厅长、督察长,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贾利军亲自担任本刊顾问;学院党委书记汤敏担任编委会主任;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吴一文担任编委会副主任;分管副院长陈真波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及主编。编辑部设主任1名,副主任1名,有专职编辑3名,共5人。

    (三)审编制度

    每期明确1名编辑为执行编辑负责协调该期选稿、送审、编辑、校对和印刷等各个环节。本刊实行主编负责制,坚持三审、三校和匿名审稿制度,严格(匿名状况下)实行专家一审、编辑部主任(或副主任)二审、主编三审制度,三审均具有一票否决权,以杜绝关系稿、人情稿,确保刊发文章的学术质量和政治、意识形态、保密等方面的零差错;根据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编排规范”的要求,编辑部制定并严格执行《编校差错责任制》,以减少编校差错。

    二 、办刊方针

    (一)办刊宗旨

    根据省情、校情和行业特点,学院将本刊宗旨定位为“立足本校,立足公安、司法行业,开门办刊,确保质量,办出特色,为公安、司法教育服务,为公安、司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服务,为公安、司法科技研究服务”。

    (二)方向与任务

   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坚持办刊宗旨,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;立足公安、司法实际,面向公安、司法教育、理论、实践、科技研究,突出前沿性、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。通过本刊这个学术载体,介绍公安、司法学术理论前沿研究,全面反映我院乃至贵州省公安、司法学术理论及实践研究能力和成果,促进我院教学、科研水平的提高,培养公安、司法研究人才,推动我院乃至贵州省公安、司法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。

    三、内容质量

    (一)政治要求

    本刊自创刊以来,始终强调突出政治,坚持党的原则,全面、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、宗教政策、对外政策,维护国家利益,促进祖国统一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。严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,严格执行《出版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。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及专业范围出刊,坚持正确的学术舆论导向,认真贯彻党的“双百方针”,努力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繁荣与发展。在审稿中绝不容许出现政治性问题,制度上要求出版刊物保证政治的“零差错”。

    由于行业的特殊性,保密工作也是本刊的重点,因此,特别注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的学习和贯彻,在从一审开始就要求审稿人员注意涉密问题,以保证刊发文章“零泄密”。

    (二)业务要求

    1.学术水平

    囿于行业特点,本刊刊发的文章被国内重要二次文献转载的难度较大(纯公安类文章就几乎没有转载的可能),因此,在行业内主要参考被《公安报刊复印资料》转载的情况。2006年以来本刊共刊发文章643篇,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6篇,索引45篇,转载率为1%,索引率为7%;被《公安报刊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188篇,索引267篇,转载率为29%,索引率为41.5%。

    2.社会影响

    本刊自两刊合并以来,获得了以下荣誉:

    2002年至今为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全文收录期刊

    2003年至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作为统计源期刊

    2003年至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全文收录期刊

    2003年至今为CAJ-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

    2005年至今被选为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》全文收录期刊(全国仅500家期刊入选)

    2007年入选“万方数据”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全文收录期刊

2008年被评为中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

    2008年“公安法治研究”栏目被评为“中国高职成高学报”特色栏目

    2002年—2008年三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

    2010年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职成高学报“十佳期刊”

    2013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

    2016年至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    2023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入库期刊